2022年以来,虽然受疫情影响,中国乘用车总销量有所下降,但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呈上升趋势。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,今年上半年销量达到260万辆,同比增长115.58%;截至6月底,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,占汽车总量的3.23%。
这些数据表明,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。但也可以看到,新能源汽车行业依然存在成本高、充电慢、里程虚、效率低等痛点,用户体验依然存在对续航和充电的焦虑。
针对这些问题,孚能科技将于9月9日召开发布会,依托其强大的R&D实力,推出全新的软包动力电池系统,展示从电芯到结构到工艺的全面创新,为车企和用户提供值得期待和信赖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。
技术解决后顾之忧,福能科技积累很多。
福能科技从第一性原理出发,坚信软包层压是动力电池的必然发展方向,并以此为方向和目标,坚持不懈地推进。富能科技在高能量密度的基础上,追求柔性电池的快充性能,为不同定位的电动车定制解决方案,全力解决困扰消费者的“里程焦虑”和“充电焦虑”两大难题。
一方面,孚能科技在能量密度方面不断取得技术突破,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30Wh/kg,并获得美国权威机构认证,持续强化孚能科技在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。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可以满足不同车企的需求,比如可以在相同重量下增加续航里程,或者以更低的重量满足续航里程要求以降低能耗,这也为未来出行方式的提前到来提供了可能。
另一方面,富能科技也在增加电池系统的快充性能。
随着蓝兔、氪、小鹏、广汽阿亚恩等国内新能源车企,以及通用、大众、奔驰等国际主流车企开始布局800V过充技术,2021年福能科技在行业内率先推出800VTC过充过压技术,成为主机厂的可靠选择。
富能科技的800VTC过充过压技术,可使充电速率高达2.7C,整包充电相当于2.2C,SOC 10%-80%充电仅需15分钟,让拥有堪比燃油车的饱满体验成为可能。不仅如此,新技术还具有安全性高、续航里程增加5%、整车3秒100%加速、配套设施占用空间小、兼容400V和800V系统等优点。
对快充性能的追求,充分展现了福能科技“客户至上”的R&D思维和发展理念,为消费者解决了电池组容量越来越大时充电等待时间长的痛点。为将来过充设备广泛应用提前做好准备。
凭借其出色的R&D能力和工业实力,福能科技得到了国内外市场主要客户的高度认可和支持。2018年11月,孚能科技与戴姆勒签署了规模100亿欧元的动力电池供应合同。在同意2021-2027年供应总动力电池170GWh后,2021年年中开始批量供应戴姆勒EVA全球平台。也是新EQA、EQB、EQE等车型的独家电池供应商。为了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,戴姆勒还向福能科技投资约5亿元,成为战略股东,持股3%。与广汽集团、吉利汽车、东风汽车等国内头部车企的战略合作,表明了车企对福能科技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认可,也显示了软包电池技术的优势。
科研生产互馈,展望未来“电”世界
作为国内最大的软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,以及少数实现高镍三元动力电池量产的企业,福能科技自然肩负着软包动力电池“突围”和“扶正”的重任。
8月30日晚间,富能科技发布2022年半年报。
数据显示,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.23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495.48%;同期归母净亏损大幅收窄,二季度已实现盈利。
福能科技表示,2022年上半年,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持续增长,公司产品量价齐升。单季盈利是由于公司提高产品销售价格,与客户形成合理的价格联动机制,订单充裕。镇江工厂一、二期完成产能爬坡,产能利用率提高,产品产销量大幅增长。目前,福能科技的电池容量为21GWh。随着镇江三期产能在第四季度部分投产,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在R&D,福能科技也不遗余力,在全球拥有1000多个R&D团队,并持续保持高投入。2022年上半年,公司在R&D投资3.37亿元,同比增长超过36%。
值得注意的是,福能科技在半年报中提到了其目前的R&D进展,如第一代半固态电池的量产,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。高镍电池达到了无TP的安全目标,使电池产品同时实现了高安全性、高能量密度、快速充电和长循环。此外,产品的充电时间大大缩短,18分钟即可充完70%的电,而之前需要42分钟。产品的功率特性和循环寿命优异。
孚能科技的目标不仅是解决当前消费者的“里程焦虑”,更是展望未来“万物皆电”的可能,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电池技术和工艺的创新,旨在造福人类社会。只有集中资源,发展优质产能,才能为人类更美好的生活持续下去。
虽然充电技术和电池技术都在不断进步,但围绕三元还是磷酸亚铁锂,软包,圆柱形还是方形,孰优孰劣,仍然存在争议。圆柱形和方形的结构创新层出不穷,但质量明显但工艺严格的软包电池却鲜有创新。
孚能科技从用户的痛点和难点出发,通过对电池、系统、制造等各个领域的思考,寻找动力电池真正可持续的解决方案。2022年9月9日,福能科技将与世界分享其绿色能源愿景,并推出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的最新成果。
0 条评论
发表